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摄影师James Ma:从贸易跨越摄影,只身一人徒步贫困国家,只为表达自己

为了表达自己,2013年决定自学研究摄影,从贸易职业到独立摄影师,仅几年时间就彻底告别理工走上了摄影之路…

独立摄影师James Ma,89年,江苏人。

他的摄影作品传递的信息透露着一种和他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深沉,酷酷的黑白画面,让人感受到更有力量的无声诉说。

几年前还在从事国际贸易,2013年为了想要表达自己,决定研究摄影,因此他开始拿起相机,彻底告别理工走上摄影之路。他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谦虚上进,有自己的热血与热爱,他说自己热爱文艺,喜欢摄影,也是因为摄影满足了他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简单,直接而且容易上手。

他的作品无关商业,只是为自己做一点随性表达,但是他镜头下的人文却有一种力量,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可以交流,感觉会有很多故事想要诉说!拍摄的自然风光拥有磅礴的气场,短暂的停留欣赏也会让人的内心得到一种感觉的释放。他的所有拍摄从来都是一个人,有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有自己关注的视角,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人生。

他说,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一个亚洲面孔非常醒目,面对一些敏感的阻止,他也会紧张害怕。但是,他的热血没有丝毫灭减。一直自学,一路坚持,循序渐进中寻求突破自己。

成功之路是漫长的付出与舍得,采访完的第二个星期,即便是团圆的春节,他依然飞去了印度,还有中东一带的拍摄,去完成自己的摄影计划,一步一步前行在自己的摄影路上。

摄影随笔 —— James Ma

摄影是什么,是记录?是表达?是光影是构图是色彩是情绪?还是一张摄影师给自己的游戏截图呢?我起先并不知道。

作为一种艺术,摄影在艺术的门类中总像是后妈养的。因为她并不是一扇窄门,而且她的年龄决定了她缺少了大师的注解和历史的加持。但是摄影用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者不拒地拥抱着每一个试图接近她的人,这种对每一个灵魂毫无差别的关怀又让她集放荡与纯净、妓女与圣母于一身,如果把摄影比作是一个女人,她将令人目眩神迷无法自拔。

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摄影又是狡猾而隐晦的。虽然,摄影的对象大多是客观世界,但摄影真正的本质是选择,比如用一张白纸和一盏灯,就可以拍出千万张照片,但是如何去拍,每个人都不会一样,你可以折纸飞机捏纸团,可以用微距用广角拍静态拍动态拍延时,也可以把纸点燃拍它的终极形态。这些就是纯粹主观的选择了,在这种选择中,隐藏了摄影师自己的态度和好恶,这些隐秘的信息,最终全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作品里,然后被图像再一次加密。所以摄影师是狡猾的,他们安全地躲在照片后面,设置一个个时光中的迷题,观测着观看者不同的反应,激发着观看者的窥私欲,此时无法解码的人只能看到一张好看的图片,而有能力解码的人,却可以看到了无码的灵魂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所以如果把摄影比作一个男人那一定是玩世不恭又情深意切的。但是文字作为更加先进和复杂的符号系统,同样也有上述特点。而从人性来说,我们摄影师是一些最为善良和单纯的人。

虽然最早接触的摄影作品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我最早认识的摄影师毫无疑问是冠希,这是一个特别的摄影师,可能再也没有任何摄影师的作品能像他这样得到各个阶层的大量人口的普遍的关注了,他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情感,令人肃然起敬。我还记得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调侃冠希的作品“罗伯特卡帕曾经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而冠希做到了足够近。”出于好奇我搜索了卡帕,但是发现他的作品和冠希不同。但我仍然通过冠希认识了卡帕这个人。然后是马格南的其他人。

后来随着我的思考逐渐深入,我才意识到,做到足够近不一定用长长镜头伸来缩去,也不一定非要闻到被拍摄者的气息感受到他们表皮的温度,足够近的是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对于摄影来说,这些不能少。

但是在一些弥漫着佛系气息的时刻,有些人是排斥摄影的。摄影中有明显的贪嗔痴的痕迹存在,比如对客体的占有和对于色相的执着,以及对过往的留恋。这明显背离于过去心不可有现在心不可有将来心不可有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等等。但是同样的,在摄影中也充满了灵性的智慧充满自在的状态也充满了爱。

摄影似乎无所不包,它是一个宇宙。

几年前我开始拍摄丝绸之路题材,尝到一些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很多人会感慨其中的艰难和不易,但是殊不知最大的不易来自于不举——相机的不举,在陌生的环境和文化中,很多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地举起相机进行创作,错过的镜头一去不返成为了恒河之沙无处可觅。所以对纪实拍摄者来说,随时随地无所顾忌地举,才是最大的心愿。当然了,许多不拍照的人也有这样的心愿。

但是摄影到底是什么,我仍不知道,唯有去拍。

Q & A  Ulifeel X James Ma

Q:很高兴认识你,介绍一下自己吧,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A:比较内向,属于做自己想做的但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的,这种刚认识的人会觉得很闷。(笑)

 

Q:什么样的契机让你走上摄影之路,有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吗?

 A:从小比较喜欢文艺这些,但开始也没有特别钟爱摄影。有时去美术馆博物馆看展,会被所传达的东西感染到,所以当自己想记录或表达点东西时,摄影作为最直接上手最快的方式被选中了。

 

Q:从2013年开始接触摄影,自学至今,初期拍摄的时候感觉如何?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A:我是看了点入门书籍,又找了些大师作品看看就开始拍了,所以初期会有一些技术上的疑点,拍得不自信,不确定。但是等到这些问题被逐渐理解之后,才发现最难的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能悟,但是决定了作品真正的品质,感觉这个才是最难的。

Q:你的摄影作品和商业无关,但更多的都是拍摄贫苦国家的人文,风光,在你的眼里你觉得它们表达了什么样的自己?

 A:是因为我觉得那些地方虽然贫困,但是对摄影来说确实是有一些好处。在那些地区反而更容易接触到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可以离得更近一些。另外就是相比于工业文明在效率和快捷之下的冷,原始的东西更有热度,更有人味,这些让我感动。至于表达了什么样的自己,多面的自己吧。

 

Q:你去的这些地方,前期计划选择主要是为了摄影还是旅行?

 A:以前是旅行为主,顺便拍,后来慢慢就是摄影为主了。单纯的旅行时间长了比较无聊的,而摄影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体验的深度,比较有趣。

 

Q:拍摄过程中一般什么情况下会被阻止?你一个人又要怎么处理,不怕危险吗?

 A:宗教和一些比较私人的场合,或者在伊斯兰国家的某些场所。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尽快在别人察觉到之前拍完。不过如果有很不讲理的或者要钱纠缠的那种,我会删除后离开。

Q:每当独自一人启程,尤其是步入当地的城市,怎么克服害怕的心理?

 A:更多可能是兴奋感,就像要拆不明快递的感觉。反正先要吃饱喝足住下来,然后再混迹在人群中。我会交一些当地朋友,通过对这个城市的地理人文稍微有些了解,这种陌生感就慢慢消失了。

 

Q:来自父母的支持对你来说会是很大的动力吧!父母知道你有可能会处于一种危险之中,怎么说服他们同意?

 A:经常和他们交流,但即使这样父母那一辈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我们这代人的想法的。我也会把照片分享给他们,对途中的艰难当然只字不提。

 

Q:记忆中拍摄过程中遇到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当时是一种怎么样的心境?

 A:可能不能算危险,只是一次因为在国外某些设施附近拍照被怀疑是间谍带走,但是后来我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洗白了自己,也就没什么了。危险其实是相对的,在国内和国外其实差不多。

Q:现在与最初开始摄影有什么不一样的心得体会?

 A:简而言之就是:功夫在诗外,路还很漫长。人文和审美的底子比相机的底子重要得多,明确要表达的东西比花里胡哨的表现重要得多。

 

Q:从全职工作到步入摄影行业,这两个角色的转换,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A:大脑的活跃区域发生了迁移。

 

Q:几年的摄影生涯,对于你的生活和心态有什么改变?

 A:做什么想做好了都不容易,这个过程让人更明白要保持谦卑,保持本色。

Q:作为一名摄影师,经常漂泊在外,你自己崇尚什么样的的生活方式?

 A:崇尚一种比较诗意的生活吧,有钱有闲有目标,又能乐在其中。

 

Q:摄影工作之外,生活中喜欢什么样的装扮?有什么爱好?

 A:时而正装时而休闲,略有点不修边幅。健身,读书,写作等,挺多的。

 

Q: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推荐一两本自己想要分享的书!

 A:挺喜欢武侠的,也是刘慈欣的粉丝。推荐《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这本。

Q:目前去过的地方,最喜欢哪里?最不喜欢哪里?

 A:都还挺喜欢。只是不喜欢某些精通骗术的中东旅游热门国家,不少亚洲人深受其害。

 

Q:新的一年,对自己有什么想说的话?

 A:好好拍照,无问西东。哈哈。

 

Q: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A:把手上所有事全部做完。